回到顶部

国宝知识点 之 河北博物院推荐 彩绘散乐浮雕

CCTV专区 CCTV-3综艺频道 来源:央视网2018年12月24日 17:43 A-A+

【彩绘散乐浮雕】

彩绘散乐浮雕表现的是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。除有1名乐队指挥及2名队前导引外,12名女子演奏者分为前后两排,所持乐器有箜篌、筝、琵琶、拍板、座鼓、笙、方响、筚篥、横笛等。人物丰满圆润,表情生动,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。

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长136、高82厘米。由15人组成,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。右边第一人着男装,可能是乐队指挥。12名演奏者皆为女子,身着窄袖襦衫,长裙曳地,分前后两排,所持乐器有箜篌、筝、琵琶、拍板、座鼓、笙、方响、筚篥、横笛等。乐队指挥下方有孝子2人。盛唐风格,国内仅见。右起第一人其实是位女性,女扮男装,跟盛唐比较开放的文化是有关系的,当时女性的地位在这个时代比较高,她们的表情比较自得悠然。这个人手中拿着一个棒,棒上还有双环丝带,身份应该是乐队主持。下面是两名男性,这两名男性正在进行队前的表演,剩下的12名演奏者全部都为女性。所以会把她们称为古代的女子十二乐坊。

前排5人,右起第1人:擘箜篌,第2人:筝,第3人:拨子弹奏四弦曲颈琵琶,第4人:拍板,第5人:鼓,后排7人,右起,第1人:笙,第2人:方响,第3人:答腊鼓,第4人:筚篥,第5人:筚篥,第6人:横笛,第7人:横笛。可能大家对白石彩绘散乐浮雕其中的一些乐器不太明白,下面就为大家介绍:

箜篌,图中擘箜篌的乐伎,五官端正,面容丰腴,墨画眉眼,站姿,箜篌竖立于一方凳上,置于胸前,两手齐奏,美不胜收,俨然将我们带入了清音妙曼的音乐王国。乐伎手中抱的箜篌正是唐代的竖箜篌。究竟什么是竖箜篌呢?竖箜篌又称竖头箜篌,亦称“臂箜篌”,现简称箜篌,原先指的是中国自汉朝时期由西域传入的乐器,是为了与中国本土的“卧箜篌”相区别。音箱多为皮革制成,隋唐时期中国人对其进行改造创新,创造了新的“唐箜篌”一直流传至明,其间一直在改进创新,后来把“竖箜篌”渐渐简称为“箜篌”,明代以后失传。箜篌状如半截弓背,曲形共鸣横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,音箱多是皮革制成,并有脚柱和肋木,张着20多条弦,竖抱于怀中,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,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人叫“擎箜篌”。《通典》记载:“竖箜篌,胡乐也,汉灵帝好之,体曲而长,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,两手齐奏,俗谓‘擘箜篌’”。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,竖箜篌的弦有23根、22根、16根、7根等数种。

筝,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。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,中间稍微突起,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。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。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。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,码子可以左右移动,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,且可用于转调。唐赵磷《因话录》记述:“筝,秦乐也,乃琴之流。古瑟五十弦,自黄帝令素女鼓瑟,帝悲不止,破之,自后瑟至二十五弦。秦人鼓瑟,兄弟争之,又破为二。筝之名自此始。”古筝音域宽广,音色清亮,表现力丰富,一直深受大众喜爱。筝在汉、晋以前设十二弦,后增至十三弦、十五弦、十六弦及二十一弦。古筝名曲有:《渔舟唱晚》、《高山流水》、《寒鸦戏水》、《汉宫秋月》、《蕉窗夜雨》等。

曲颈琵琶,曲颈琵琶音色优美,穿透力强(衰减小,传得远)。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,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,低音区音质淳厚。《琵琶行》所描绘的“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,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”,“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突出刀枪鸣。曲终收拨当心划,四弦一声如裂帛”,这是曲颈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。与琵琶配套的还有一些小物件,蚂蚱、刷板、手拔、惊堂木。

拍板,是一种碰奏体鸣乐器。古时多用檀木制作,又名“檀板”。唐玄宗时,梨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此板,故又称“绰板”。用于戏曲、曲艺和器乐合奏。古时由西北传入中原。唐代用于散乐,宋代用于民间说唱、民间器乐、教坊大乐和马后乐,元代用于宫廷音乐和杂剧,明、清用于宫廷和民间音乐。现代拍板多以3块长方形紫檀、红木或黄杨木板组成。板长18~20厘米,宽4~6厘米。前两块板用丝弦缠绕,然后用布带与后面的单块木板连结。以左手执后板,撞击前两块木板发声。拍板常与板鼓合用,由鼓手兼操。拍板也流传于蒙古族和满族中。

鼓,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,按《礼记·明堂位》的记载,在很早的传说中,“伊耆氏”之时就已有“土鼓”,即陶土作成的鼓。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,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,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。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,“黄帝杀夔,以其皮为鼓,声闻五百”(《太平御览》卷五八二引《帝王世纪》)。
方响,是古代中国打击乐器,南朝梁代出现,是中国古代很有艺术特色拜具有固定音高的敲击乐器。它出自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的北周(公元557一581年),后为隋、唐燕乐中常用的乐器。它通常由十六块铁板根据音高顺序排列而成,用小铁锤或木锤敲击发音。方响始于南北朝梁代(502—557)。《旧唐书·音乐志》:“梁有铜磬,盖今方响之类。方响。以铁为之,修八寸,广二寸,圆上方下。架如磬而不设业(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板),倚于架上以代钟磬。”又据唐方干《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》:“葛溪铁片梨园调,耳底丁东十六声”;唐牛殳《方响歌》:“长短参差十六片,敲击宫商无不遍”。可知唐代方响由“圆上方下”、大小不一的十六块铁片组成。用于宫廷燕乐。

答腊鼓,古代龟兹﹑疏勒打击乐器之一,与羯鼓相类,以手指敲击。后传入中原。《旧唐书·音乐志二》:“答腊鼓,制广於羯鼓而短,以指揩之,其声甚震,俗谓之揩鼓。”元吴莱《题唐明皇羯鼓录后赋歌》:“大声嘈嘈忽放肆,都昙答腊矧敢前。”清翟灏《通俗编·声音》:“都昙答腊,本外蕃乐部,都昙似腰鼓而小,答腊即腊鼓,肖其声也。”

筚篥,也称管子,属吹管乐器。它的管身多为木制,上面开有八孔,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而发音。它是由古代龟兹人发明创造,名称也是从古龟兹语的译音而来。最早文献见于南朝何承天的的《篡文》:必栗者,羌胡乐器名也。而唐代的段安节则在《乐府杂录》中为我们明确了它的发源地:筚篥者,本龟兹国乐也。亦名悲篥,有类于茄。龟兹,即今天新疆的库车县。筚篥得以在千余年间普及,其重要的原因是筚篥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功能。筚篥通过气息支撑,可以表现出圆润不断,委婉起伏的持续音。它的音色深沉、浑厚、凄怆,对人们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激发力,特别是表现悲愤、激昂情绪时有独到功能,古人往往借它抒发伤时感事的情怀。

笛子,也称横笛。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。宋朝以后,成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。唐代称横吹,是没有笛膜的。唐代只有箫管上才有膜,宋元以后这膜就移至横笛上,而箫管就不再贴膜了,如今只有朝鲜箫才贴膜。

?
?
?
?
?
?
860010-1105010100
1 1 1